简介

回唐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2章 白玉谁家郎(四)(2/2)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

“好,确实是好诗。”陆潜看着李清赞道,扭头对着李瑞和王四郎:

“刚才是我们的不是,我代林兄弟向两位道歉。”

这时候的李瑞在边上只顾着惊讶的看着李清,而王四郎早就没有了刚才的火气,看了一眼在一旁尴尬流冷汗的林姓花商,拱手说道:

“无妨、无妨,刚才某也冲动了些。”

“好。”

“好。”

这时候叫好声才响了起来,因为刚才的缘故,叫好声、鼓掌声远比之前高子玉作出那首诗的时候的动静更大。附近画舫上刚才看过来的人高声问道:

“是不是又有什么好诗了?念出来大家听听。”

于是知道的人大声的念出来,对方画舫上也是一片喝彩声。

负责誊抄诗句的人过来想把李清的诗抄上一遍送至主船上去,陆潜随手把笺纸递了过去,说道:

“就这张吧。“

那人拿了诗句,送去主船上去。

张九龄看着手中的笺纸,读到最后发现少了几个字,问那送诗过来的人:

“怎么少了几个字?”

那人把这首完整的诗念了出来,把李清船上的情况汇报了,又道:

“写诗的是一位六岁的孩童,是替兄长解围而作的这首诗。”

“哦?”张九龄又低头看了一边手头的诗作,“看来,这是一位神童了。”张九龄少时聪慧能文,也是被人称作“神童”的。

旁边坐着的人说道:“小小孩童哪里当得起‘神童’这样的夸奖。”

“不,临时起意,能做出这样好的诗完全当得起。”张九龄道。

随又转头问郑家家主:

“远明哪里去了?”

“估计是跟随张相一起来的几位年轻人去别的画舫上了。”郑家家主道。郑远明正是这次诗会主办人郑家的嫡子。在这诗会上却是负责接待像韩知贤、高子玉这类人了。此时大约是在别的画舫上招待他们。

“不如让远明把韩、高等人请来,我们再见上一见。嗯,也把那六岁的孩童一起请来,我们也见识一下我大唐的神童。”张九龄道。


 
看到的兄弟们给个推荐和收藏吧。签约后从分类榜上消失,现在连推荐都没有了啊,苦啊!!







喜欢回唐请大家收藏:(m.yuchuanshuyuan.com)回唐豫川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