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
我从深渊来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5章 人生到处知何似
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

萧玉冠双目被铜鼎的光芒所刺激,刚刚恢复视力,骤见这少女,只觉明丽照人,让人不敢注视,一惊之下,后退了一步。

蒋精忠沉声道:“红袖,不收拾东西,准备返回黄山,在这里胡闹些什么。还不赶紧给你萧师兄见礼!”

那少女,名蒋红袖者,一整神色,向萧玉冠道:“见过萧师兄。”

萧玉冠赶紧躬身行礼,道:“蒋师姐好。”

蒋精忠纠正道:“玉冠你不用客气,她年纪比你略小,叫她师妹即可。”

萧玉冠改口道:“蒋师妹好。”

当时风气,长者为尊,同门自是长幼有别,非同门者,要排位次,因为有入门先后和年龄大小等诸多需要考量的因素,比较麻烦,所以往往互相尊称对方为长,不做先后之分。萧玉冠与蒋红袖,关系亲近,却要排个先后,由蒋精忠指派。

蒋精忠道:“红袖,你萧师兄入我门时间虽短,但得你萧世叔亲传多年,武功极为了得,前日与我门齐名的神雕门,内有弟子丘处机,武功甚是了得,却还是三招之内,败在你萧师兄手下。你应该多向你萧师兄学习。”

蒋红袖道:“对的,向萧师兄学习。”

萧玉冠忙道:“哪里哪里,我多向蒋师妹学习。”

蒋精忠道:“红袖,你方才在鼎中,有何感受。”

蒋红袖想了想,道:“我刚才进入鼎中,第一个感觉就是宽敞,这个鼎在外面看上去虽然不小,但是进去之后,感觉比料想的还要广大。第二就是,鼎中很暖和,我在其中打坐一会儿,有些犯困。”

蒋精忠道:“是了,宽敞可能是与鼎的形状有关,口窄腹阔。而暖和则应该是被太阳晒的,且内中避风。玉冠,你也上去看一下。”

鼎口离地有约九尺高,一侧搭了一架梯子,萧玉冠踩着梯子上去,至腰部与鼎口齐平,探身往鼎中观瞧。只见鼎的内壁被擦得很是光亮,想是新被仔细清理打磨过,壁之上刻有不少文字,但样式极为古朴,一个也不识得。鼎壁颇厚,照理而言空间不大,但放眼看去,却让人觉得鼎中极为宽敞,纵使进入鼎中,还可以耍弄拳脚,于是说道:“果如蒋师妹所说,这个鼎里的空间比外面看上去要大。”

蒋精忠道:“你进入鼎中体会一下。”

萧玉冠迈步进入鼎中,肩部及以上露出鼎外,往四下观看,还是觉得空间很大,就仿佛自己是站在一间没有屋顶的空屋子里,仰头看向天空,原本这种感觉,立身在一座直径不过五尺的圆形容器之中,是不应该有的。

蒋精忠道:“我也曾在这鼎中查看,不见有何特异之处。不过根据洪帮主托孙长老所说,以及故老所传,可以尝试在鼎中打坐调息,运行真气。阴阳者,内气为阳,外气为阴,阴阳升降,动静自然,非神所作,乃天地冲和之气,常在坎离之间,绵绵昼夜,息息无穷,此乃八卦还元归根之道也。”

他口中所述,乃是出自唐代张果所撰的《太上九要心印妙经》。原来天下武功,殊途同归,区别无外乎内外,有的功法先练内功后练外功,有的则是先练外功后练内功,先后侧重虽有不同,但是到了高深境界,一般无二。当然,不同的人,高下是有的,不是说所有的人练到后来功夫都一样。

传说中的武功秘籍,得之可以立成高手,现在武林各派已经普遍认为,是不存在的。因此也就不存在秘籍失传,导至武功缺失之说。民间既无秘籍,亦无高手。不过,有些外门武功,没有内功练法,只练拳脚刚硬,不练内腑真气,那属于次一等的武功,所谓庄稼把式,上不了台面。名门正派的武功,各成体系,虽然在不同阶段进境可能不太一样,但到最终并无高下之分。高手之间,根本差别不是在所练功夫本身,而是在人。

是以,蒋精忠虽然并不熟悉九华派练习紫焰烛天掌的内功心法,但却尽可以指点萧玉冠如果调息内气。张果的《太上九要经》,乃是通用心法,具体而微之处,还要详加指点,但亦没有独家之秘,他的女儿蒋红袖在一边旁听,不需回避。

萧玉冠在鼎中盘膝打坐,听师父讲解练习,虽然刚刚过年回来,不敢怠慢,屏息凝神,渐渐进入忘我之境。

也不知过了多久,忽听鼎外有人说话。

喜欢我从深渊来请大家收藏:(m.yuchuanshuyuan.com)我从深渊来豫川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