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
晚宋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89章 科举考试(一)(2/2)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

见众人表情复杂,喜忧皆有,郝经暗暗忖道:“经义乃读书人之本,当年王安石改革科举时,都还保留,主公却把它放弃了,难道真打算要弱化儒学吗?”他眼中闪过一丝深深的忧虑,这种敏感之事,弄得不好,极可能被天下读书人所抛弃。

他却不知道,李思业考虑此事已多年,他以为中国后来之所以落后于西方,根源是明朝开始确立的重士农轻工商的格局,而宋时,商业的繁盛已经开始孕育出了一个新兴的阶层:市民阶层,这个市民阶层就是诞生资产阶级的摇篮,只可惜这个发展趋势被后来的蒙古人扼杀。

他以为先秦的孔孟学说本身有可取之处,但自汉以来儒学已被一帮御用思想家偷梁换柱,徒剩一张皮,他也知道儒学暂不可废,但却需要改良,这次的科举便是他的一个试探之举。

郝经揣摸李思业的想法,此时登记的人也到了最后一个,只见此人身材高大,年纪尚轻,戴着顶颜色褪白的斗笠,目光冷峻,身上少了几分读书人的文雅,却多了一些行武人的粗旷。

“余玠,蕲州人,白鹿洞学生,尚无功名。”

“等等!”郝经突然止道:“你只是个学生,既非童生,也非举人,并不符合我们的条件。”

余玠脸色阴沉,不满道:“我闻山东李思业也未曾取得过什么功名,却做了番大事,我有心投奔,又怕他小瞧于我,故报名参加科举,我以为他既想揽才,又何必在乎出身,若如此,唯才是举岂不是句空话么?”

郝经听他口出大言,暗暗惊于他的胆量和见识,便笑道:“没有功名其实也可以参加考试,不过需山东两位官员以上举荐才行,你可认识人?”

余玠摇摇头道:“我这是第一次来山东,如何认识,如果非要按规矩办事,也罢!我这就回去。”

说完他笔一扔,冷哼一声,拔足便走。

郝经见他不象作伪,忖道:“此人倒合主公胃口。”急喊道:“你且站住!”又跑上前去,取出一块铜牌道:“我可以替你作保,另写一封信给你,你到益都找到启蒙院的副督学李哲,他也会举荐你,有我二人的作保,你自然可以参加这次科举考试。”

喜欢晚宋请大家收藏:(m.yuchuanshuyuan.com)晚宋豫川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