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
少府遗珠:帝女逾墙来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三十二章 雾散花清(2/2)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

听完此言,蒙恬震惊到无法言语,他又是惊讶又是感动,心中仅存的一点小小不甘彻底如烟消云散:“臣……臣谢王上替臣思虑周全……臣肝脑涂地也无以为报!”

见他神色动容,嬴政又抬手制止了他:“寡人虽是有心护你,却也不尽然全是为你。朝中大将皆已垂暮,若无新晋接替势必后继无人。寡人要挥师东进,绝不能后继乏力。寡人要你多拔擢年轻将才,这些年你做的不错,可你们皆欠缺实战,不能服众。放眼望去,这重兵之权依旧握在那些老将手中。虽说他们也一心为我大秦,可日薄桑榆,总是少了些锐意进取之心,对统一大业形成掣肘之势。寡人要让你们取而代之,但不能急于一时,毕竟兵者关乎社稷存亡。如果此时寡人仓促抛开王翦他们那帮老将,就算他们嘴上不说,心里也一定会生出怨怼。所以,寡人此次必须要用王翦,为的也是能安抚老将们的心。”

蒙恬认真听嬴政说完,不无认同地使劲点头:“王上说的是,之前为了架空昌平君的相权,王上隐忍筹划多年,才能一举成功。如今涉及将帅更替,我们确实应该更为谨慎。”

嬴政舒了口气,面上又泛起一丝歉疚:“比起他人,你与寡人亲近许多,寡人从未将你看做外人,既是自家人,有时难免要你受些委屈了。”

“王上多虑了。”蒙恬坚定地摇了摇头,“灭六国、定天下乃是我秦国历代先君的夙愿,只要能助王上早日完成大业,臣绝无怨言。”

“好!”嬴政大喜,猛一拍书案,“待王翦灭了韩国,寡人便会找机会让你们随他一同出征,你一定要尽心历练,绝不可辜负寡人之心!”

“王上尽可放心!”蒙恬肩头一震,拱手答道。

“有你在,寡人何须烦忧?”嬴政说着,却又长长叹了口气,“方才你提到昌平君,不禁让寡人想到右相人选之事。本想请韩非襄助,可惜啊……韩非原是你与李斯亲自请入我秦国的,韩王还指着他能替韩国周旋其中,免除战事。你亲去迎接韩非,转过身来又立刻领军挞伐韩国,山东六国之人向来好逞口舌之欲,若被他们拿住话柄,不知又要如何诋毁你两面三刀、阴险狡诈、背信弃义了。就凭这一点,寡人也绝不能让你去做伐韩的主帅。”

经他一说,蒙恬这才想起眼下右丞相之位仍旧悬空。作为列国之尊,秦相的权势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,长久空着难免引人遐想,骚动人心。更重要的是,嬴政虽从未将六国之人对他的诋毁放在心上,却如此尽心尽意地替他蒙恬着想,这不禁令他又生出许多感激之情。

“王上替臣考虑地如此细微,臣实在不知如何感谢王上。”蒙恬顿了顿,又试探着问道,“韩非先生仍旧一意孤行?”

嬴政无奈地微阖双目:“寡人知他不喜与朝臣往来,便命章邯每日给他递送饭食,他明知寡人是有意给他留了这么一个传话之人,却一句示好的话也不说。寡人还从未见过如此固执之人,这是他令人钦佩之处,也是他惹人恼火之处。”

眼见嬴政面上渐有不悦之色,蒙恬也随之叹息一声:“既是如此,也不能强求。右相之位不可久悬,王上心中可有合适人选?”

嬴政睁开眼睛,沉默片刻:“依你之见呢?”

对于韩非的拒不投秦,蒙恬心中早有预见。这段时间他虽人在阵前,却也时刻盯着朝内人事变化,并做了一番严谨的设想。嬴政这一问虽然唐突,可又正好问到了他的心里。

蒙恬已有对应,便不慌不忙地答道:“如今我们与韩国大战在即,一旦灭韩,之后还要继续剿灭其他五国。连绵战事在外,朝内更需稳定,所以求贤不如求熟。韩非虽是贤才,可初来乍到难免会与朝臣们产生龃龉、需要磨合,一旦处理不当便会生出事端。依臣之见不如还是选用旧人,旧人或许才华不如韩非出众,可一来熟悉政务、二来亲睦同僚、三来可保政见一致。朝中群臣和谐,王上便也可安心对外了。”

蒙恬说的时候,嬴政一直微微眯着眼睛靠在凭具上安静听着,待一席话毕,他忍不住坐直身子,一把抓住蒙恬的手,连连笑道:“你竟与寡人想到一处去了!寡人亦有此意!左相隗状素来稳重,虽少了些灵气,但从未犯过什么大错。昌平君罢黜右相之后,一直由他代理事务,亦有可圈可点之处,就由他顺势接替右相之职,也好服众。至于左相之位,寡人觉得可由内廷秘书王绾继任。”

“嗯。”蒙恬赞同颔首,“隗状性情温和,之前昌平君声势喧天,他也能泰然处之,由他统领文官实乃最佳之选。王绾通晓文法,常年奉旨于内廷,辅佐王上处理政事,深谙王上之宏愿,由他协助隗状,可替王上周旋于百官之间,襄助王上安抚朝局变动。”

蒙恬说完,本想听嬴政之见,没想到他竟一脸玩味地盯着自己,半天没有开口。蒙恬被盯得心里发毛,以为自己说错了话,刚想张口解释,却又被嬴政打断。

“想来蒙氏一族虽三代为将,可你大父蒙骜只知领将统军,不通文理,你父亲蒙武稍习文法,却又缺了些领军的才能。倒是你,既精于文法、又善于兵法,提笔、跃马皆无不可。假以时日,你必成一代名将,寡人有你,何愁大业不成?”

喜欢少府遗珠:帝女逾墙来请大家收藏:(m.yuchuanshuyuan.com)少府遗珠:帝女逾墙来豫川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