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
少府遗珠:帝女逾墙来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二十八章 琼浆玉液(2/2)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

章邯望着抵在自己胸前的酒盏,连连摆手推却:“我不试,大父说过军人忌酒,喝酒会误了军机。”

韩非却忽然来了兴致,将酒盏又往前送了送:“你这小小年纪又不是军人,怕什么?”

“谁说我不是军人?我早就进羽林军了!”章邯一把将酒盏推了回去,韩非一下子没稳住,酒液晃着溅了满手。

韩非收回手来,饶有兴致地盯着他,仍旧不肯死心:“就算你进了羽林军,可你现在也未在值巡,喝点酒也无所谓的吧。”

“那也不行!”岂料章邯却越发认真起来,“大父说了,既是入了军,终身都是军人,时刻都要以军规约束自己!”

“是吗?”韩非似是无奈地放下酒盏,眼中却满是赞许的神色,“你大父说得真好,你学得也好。说了这么多,你大父到底是哪一位?韩非不才,却很是钦佩。”

“我大父就是上将军王翦啊!”章邯一拍胸脯,自豪之情溢于言表。

“难怪……”韩非长长地叹了一口气,“有这样的上将军在,秦国何愁不能一统天下?”

见韩非猛地黯然神伤,章邯不解地问道:“一统天下不好吗?”

韩非没想到他会这么问,猝然一愣,继而冷冷笑了几声:“若是天下皆归秦国,那我韩国子民将何去何从?”

“这……”章邯从未想过这个问题,歪着脑袋疑惑地看向韩非,“我不知道……”

“你自然是不知。”韩非自嘲地扬起嘴角,“我和你说这些做什么?”

见韩非对自己似乎很是不屑,章邯十分不忿:“虽然我不知道你说的那些,可王上告诉过我,只有天下定于一,百姓才可免受战乱流离之苦,四境之内才能海晏河清。天下一统乃是华夏宿命,我相信若是王上平定四海,他一定会待六国子民如秦人一般。”

章邯说得掷地有声,直将韩非惊得愣在原处。方才他虽然对章邯颇为欣赏,却仍旧在心里将他看做孩子而已。垂髫稚子说出这样一番经天纬地的话,这实在令韩非不得不叹为观止。

他微微张着嘴,半眯起眼睛打量着章邯,片刻之后才无奈地笑了两声:“你说的道理我又何尝不明白?秦王能有这样的气魄实乃秦国之幸、更是天下之幸。可是,你说的这些只是站在你秦国的立场上而言,对于我们这些弱国子民,其心境又怎能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楚?”

两国交锋,有胜必有败,成王败寇,这其中的落差章邯自然也能体味一二。眼见着韩非落寞消沉,章邯于心不忍,却又不知该怎么劝慰他。

韩非似是哭着一般笑了起来,满满斟了一盏热酒,仰头咕咚喝下:“这酒乍一入喉时,与韩酒的味道极其相似,可再品起来却是满口秦酒的味道!假的终归是假的,成不了真!”

“怎么会呢?”章邯拧起眉头,“这是王上命人从韩国千里迢迢送来的,如假包换!”

听他解释得如此认真,韩非不由又是一阵无奈。他不愿再解释什么,而是直接抱过酒壶咕咚咕咚往嘴里灌。

“先生,这样会伤身的!”章邯忙上前去将酒壶夺了下来。

见韩非竟意外地没有来抢夺,章邯暗自舒了口气。他将酒壶轻轻放在几案上,又悄悄退了几步,待韩非没了方才的激动,似乎渐渐安静下来,他才拱着手轻声说道:“先生,王上有一句话让我一定告诉您。他说,请先生一定尽心品尝这韩国佳肴与佳酿的滋味。过不了许久,先生就再也尝不到这个味道了。”

章邯说完,紧紧盯着韩非的反应。然而韩非却一动不动,一句话也没有。若不是他胸前起伏不定的喘息,章邯会觉得他是不是已经死了过去。

过了许久,韩非才幽幽着长长叹了一口气。他死死看着章邯,抚在几案上的手紧紧握成一团。

“看来,秦王已经下定决心要攻打韩国了。”

章邯默不作声,也不知该与他再说些什么。韩非的脸色越发惨白,胸口渐渐忍不住急急地喘了起来,随即捂着胸口弯下腰去。

章邯吓了一跳,刚要上前去扶他,就被他严厉喝止:“我没事!你走!我想自己待着!”

章邯虽然不放心,可一听他如此坚持,也不敢任性胡来,反而加剧他的病情。

“那我……我这就去找御医来!”章邯转身就往外跑,刚走几步又停了下来,“先生,你好好保重,明日我会再来。”

章邯几步跃出门去,叫来小公公急急说了几句。小公公知道情况,紧赶着去找御医了。

眼见院落里空无一人,章邯不敢就这么将韩非一人独自留在这里。他在院中来回躲着步子,一边着急地等着御医,一边竖着耳朵听着屋内的动静。

那压抑着痛苦的急促喘息一阵阵传来,让听的人也郁结于胸,憋着一口气喘不上来。章邯就这么一圈一圈地踱着步子,竟似平生第一次觉得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。

过了一会儿,韩非的喘息似乎平静了一些。章邯刚要松一口气,就听屋内传来一声撕心裂肺的哀嚎:“韩国亡矣!”

章邯被吓了一跳,再仔细去听,屋内再无任何动静。一切又重新归于静谧。

喜欢少府遗珠:帝女逾墙来请大家收藏:(m.yuchuanshuyuan.com)少府遗珠:帝女逾墙来豫川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