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
大燕公子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十八章 阴云(2/2)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

这个东胡校尉大喊道:“快追,他跑不掉了。”

突然间,前方骑马之人,从马上跳下,猛然跳进了河中。东胡众军士追到河边,只看到一摊血迹,只能往河水中又射了几箭,半天也没见反应。

东胡那个校尉叹口气,悻悻然道:

“走吧!倒是一条好汉,他已负伤,在水中也活不了。”

等东胡军士刚离开后,河对面的水面上,冒出刚才跳进河里那个人脑袋来。

这个人看着已经走远的东胡军士,吐出口中一块血迹。

然后顺着河流漂到对岸,爬上岸后,踉踉跄跄向前方跑去。

四月十二,襄平城,君侯府,军事阁。

与会人员剧辛、邹衍、鲁仲连、荣蚠、姬茂、黄勇。

姬康把手中的密信,递给在座的众人道:

“看看吧!这是我们的谍报人员,用生命从东胡送回来的密信。没想到呀!东胡、扶余、箕国竟然联手,准备来进犯我辽地。”

又转身对黄勇道:“黄勇,送信回来的人,生命救回来了么?”

黄勇语气有点沉重,答道:

“公子,救回来了。不过和他一起的两人,全为国捐躯了。现在东胡、扶余国、箕国三国兵力正向我辽地边境集结,估计到五月中旬就能集结完毕。”

姬康点点头:“救回来的人,重赏。为国捐躯的两人,家属要安抚好,把他们的名字刻到忠烈祠,受国人世世代代的祭祀。”

众人看完密信后,脸色都是比较沉重。

姬康笑着对众人道:

“我本来准备了一桌饭菜,可现在来了三桌的客人。大家都说说自己的看法吧。”

荣蚠看了看众人,站起来,走到墙上挂着的地图说道:

“公子、诸位大人,根据情报局情报,现三国各自准备动用十万兵马犯我辽地。东胡进攻的方向是望平,扶余进攻的方向是武次,而箕国进攻的方向是番汉。”

然后又想了想道:“公子、诸位大人,我个人的意见是:我辽地军队应两路防守,集中兵力攻其一路。进犯我辽地的三方宛如“品”字,我主张先打中路扶余国的军队,待击败扶余国的军队后,再战东胡,最后箕国可不战自退。”

鲁仲连点点头道:“公子,荣将军的想法是可取的,我也主张集中我辽地大部主力攻其一路,再转战其他两路。

邹衍则道:“公子,东胡军马虽彪悍,但攻城不行;箕国军马战斗力在其三者中最弱,我可尽力防守;唯扶余国的军马强悍且攻城有术,并且这次的主谋者也是扶余国主朱琮,必须率先要打掉他。”

剧辛缓缓对姬康说道:“公子,我赞同荣将军的看法。”

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我辽地两郡现有人口一百七十多万。自前年实行义务制兵役制度以来,现正规军已扩张至六万,预备役人员三十多万。”

“按我义务制兵役制度规定,我辽地第一批需动员民兵人数可达十万,且装备精良,训练有素,足可一战。

姬茂则道:“公子,我辽地应尽快把此情况,告知蓟都,让他们派兵前来支援。”

鲁仲连站起来,看着墙上的地图道:“公子、诸位大人,从情报分析,五月中旬战事就有可能爆发。就是现在用最快速度告诉蓟都,一来一回,时间也不够用了。”

“再加上现在赵国代郡将领李牧,已经陈兵燕国的上谷郡、下都武阳城一带的边陲;庞煖陈兵燕国南部的河间边境一带。”

然后鲁仲连院长摇摇头,对众人道:

“蓟都的军事压力也很大呀!我恐怕燕国朝堂,目前抽不出兵力来支援我辽地。”

姬康闭上眼睛,沉思片刻,知道考验自己的时候到了。

内心不断告诫自己,必须保持冷静,万不可踏错一步。

否则,对自己、对辽地、甚至对燕国来说都是危险万分。

缓缓睁开眼睛,看着众人道:“这次的战事主要还是要靠我们自己,告诉蓟都一声也就罢了,现在燕国是抽调不出多少兵马来支援我们的。”

“诸位大人,这次战事,也是检验我们三年多来的成果了。按预备役兵役制度,命令各县、乡、里、村,敲响战备钟,召集第一批十万预备役民兵参战,用二十天时间,务必于五月三日前到达襄平;”

“剧相,第二批二十多万预备役民兵除维持好地方治安,也要积极训练,做好投入战斗的准备。姬伯,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保证我辽地的稳定,这个工作你来负责;”

“黄勇,全力搜集东胡等三国情报;荣蚠将军,马上制定做战计划;邹衍、鲁仲连两位先生,这次我们襄平学院的所有教员和学员也要参与,你们负责搞好宣传工作”。

“诸位大人,我不懂军事,战事就全靠你们了。”

众人一起站起,齐声道:“请公子放心。”

过了不到一个时辰,城外军营就跑出来几十位传令官,骑着战马急奔,向辽地两郡各郡县传达君侯府的做战命令。

整个辽地各郡县随着传令官的到来,各县、乡、里、村都依次响起了战备钟声。

喜欢大燕公子请大家收藏:(m.yuchuanshuyuan.com)大燕公子豫川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