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

天宋武功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81章 大军出征、西征蜀国(1/2)
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

显德二年,如今进入四月了,春和日丽。

赵德昭当夜回去之后,暗自坐在书房之内,熟知历史的他知道自从高平之战后,郭荣开始有了统一中国的想法。

从长春堂来自成都和开封的线报发来的消息称:

上月伊始,秦州部分民众赶到开封府,上书皇帝郭荣西征,郭荣早有此意,于是采纳了意见,然而周围献策之人大多缺乏全见。郭荣以后唐、后晋以来,吴、蜀、幽、并不臣于中原王朝,天下不能统一,命近臣著《为君难为臣不易论》及《开边策》各一篇。郭荣就让比部郎中王朴献策。

蜀国蜀方面,当月,在得知了有秦州百姓跑到开封之后,蜀帝孟昶派遣赵季札前往秦州、凤州巡视边疆。秦州、凤州还是趁着郭荣无力南下,自顾不暇而趁机侵占的。

赵季札毛遂自荐,顶替掉了原本驻守在当地的雄武节度使韩继勋和凤州刺史王万迪,担任起了当地最高军事将领的职务。

十天后,孟昶派遣枢密院的王昭远前往两州地区安排兵力。

杨濛这几日告诉赵德昭说,长春堂在成都的分部是他在十年前就已经设立的。

__

开封内

王朴最近思索甚多,也得不出甚么好的方法,今日因病累到在了御街之上,幸而被赵德昭发现,于是乎有了下文。

赵德昭想到今日真是撞了邪了,没想到一出门就遇到了《平边策》的作者王朴,今日一番谈论都是自己参照王朴的策略而来,说给王朴听,怎么王朴会问自己,他难道不知道吗?自己的回答倒是促成了这一策论。

赵德昭哭笑不得,话说之后,郭荣就开启了南下征战之路。

正如赵德昭所预料的,当日纳比部郎中王朴向郭荣提出“先易后难、先南后北、各个击破”的献策,确定先攻后蜀,再征南唐、伐契丹,最后灭亡北汉的统一方略。

前段时间的朝会之上,郭荣案首堆了厚厚的奏疏,全部都是大军征战的策略,可是没有一份他看得入眼,他见文武百官坐在两侧,都在蹙眉思考,而他心中也有对策,王朴已经告诉大周的战略部署,所以他就在朝堂之上等待王朴将战略给说出来。

这时候比部郎中王朴出列,道:“陛下,臣有本奏!”

郭荣道:“文伯,你有何奏?””

“陛下,臣有一策,可灭其国!”王朴毫不夸张地回道,而且言语之中凛然一股气势,灭国之策。

而朝堂之下,范质等人听说灭国之策,也竖起耳朵在听。

郭荣听到王朴的禀奏,迫不及待想知道,就催问:“哦?!文伯说来听听。”

王朴慷慨直言,道:“陛下,臣以为失吴、蜀、幽、并皆由失道,无不以君暗臣邪、兵骄民困、奸党内炽,武夫外横,今取四边,应反其行为,进贤退不肖,恩隐诫信,赏功罚罪,去奢节用,时使薄领。民心既归,天意必从。至于攻取之道宜先取南唐江北诸州,得江北,江南易取。取江南,则岭南、巴蜀可传檄而定。南方既定,则燕地必望风内附,否则移兵攻之,席卷可平。至于河东北汉,自高平之役后力竭气沮,不为边患,宜后图,待天下平后,可伺机一举而擒……”

范质等人已经从王朴的策略之中听出了意思了,总而言之,此策之中,王朴提出先攻南唐,取得南唐江北,再进一步而控制南方各国。以后再取后蜀和幽州,最后解决契丹边患的这么一个明确的战略思想。朝廷之上所有大臣都仔细地听着,王朴的一番策略真是精彩绝伦,堪为千古的出师表啊!

郭荣听了当下惊叹连连,忙问朝堂之上其余大臣,而此刻其余大臣全部窃窃私语一阵,随后一齐说道:“臣等赞成比部郎中的意见!”

“唔!那好,就采纳王文伯先南后北、先易后难之策。”

接着他向大臣们询问谁可以向西攻取秦州、凤州,问:“诸位臣僚,你们认为此次出征,谁可堪此重任?”。

自从显德元年冯道死后,郭荣任王浦为丞相,高平之战之后回到开封加任王溥为礼部尚书、监修国史。

此刻王溥出列,道:“陛下,臣有本奏!”

“齐物,何奏?”郭荣道。

“臣推荐宣徽南院使、镇安节度使向训(向拱字星民,怀州河内人。始名训,避周恭帝柴宗训讳),此次出征。向训可为重任。向训此人,功勋卓著。广顺年间,迁皇城使,出监昭义屯军。并州时,虎亭南之战,杀三百余人,擒百人,获其帅王璠、曹海金,又败其军于壶关。后征慕容彦超,贼平后,迁为陕州巡检。未几,改客省使、知陕州。延州节度使高允权卒,朝廷命其权知州事,俄迁内客省使。此次北征,高平之捷,以功兼义成军节度、河东行营前军都监。所以向训可堪西征大任。”

“准奏!”郭荣赞同丞相王浦的建议,随即又遂遣凤翔节度使王景、客省使昝居润随宣徽南院使向训西征。

大军准备开始西征。

__

在赵府之上,赵德昭白日听父亲赵匡胤说起周国大军出征之事,于是乎入了夜,赵德昭去了城北客栈,一路之上都在想此次出征,万松也在出征之列,上次他去报名投入禁军,此刻已经成为禁军一员了。

这章没有结束^.^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喜欢天宋武功请大家收藏:(m.yuchuanshuyuan.com)天宋武功豫川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